“法官,你们判完案子快2年了,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执行啊?你们的工作也太拖沓了!”王云峰拿着一份民事判决书来到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质询。接待他的法官吃惊地发现,他手中的这份所谓的民事判决书是伪造的。 法院立即向警方报案。警方侦查后,同样吃惊地发现伪造这份判决的竟然是王云峰的小舅子赵德世,而且此时,赵德世还在缓刑考验期内。 2005年5月23日,赵德世被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,法院决定撤销上次判决的缓刑,合并执行有期徒刑2年6个月。这场弟弟为逃避偿还欠款而伪造判决骗亲姐的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。 不到半年向亲姐借了65万元 51岁的赵德世自幼和二姐赵德瑾感情最好,二姐从小就喜欢这个聪明、机灵的弟弟,对他一直很照顾。 2001年5月,发财心切的赵德世想让儿子开办一家汽车修理厂,但需要一笔注册资金。在筹钱时,他自然想起了家境殷实的二姐。赵德世一开口,二姐果然很爽快地拿出了30万元借给他。过了不到1个月,二姐又借给他15万元。半个月后,赵德瑾又向女婿借了20万元给弟弟。 就这样,赵德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就从二姐家借来65万元。他向二姐保证一年内还清这笔钱,还主动提出要给一些利息。 转眼一年过去了,赵德世不但没有履行诺言,而且再也不在二姐面前出现了。 想到一个逃避还债的“万全之策” 2002年5月,赵德瑾家的生意不顺利,欠了很多外债,丈夫王云峰只好硬着头皮来找赵德世。赵德世想起当初的承诺很是惭愧,但儿子的修理厂还没有盈利,现在他拿不出一分钱,便让姐夫宽限他2个月。 3个月过去了,王云峰再次来到了赵德世家,赵德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好不容易凑了2万元让姐夫先拿回去。 而且,更为可怕的是,为了搞钱,2002年11月,赵德世因贪污罪被石景山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,缓刑2年。尽管他让全家人都瞒着外面,但姐姐和姐夫难免听到一些消息。 他觉得要想个“万全之策”稳住姐夫,然后慢慢筹钱还债。 很快,赵德世想到了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“万全之策”。 2002年12月,就在赵德世被判缓刑后不久,他主动来到二姐家:“姐姐、姐夫,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,可我向别人借钱,半路出了点问题,已和银行打官司,法院判决银行赔偿我200万元,过一段时间就能执行回来,钱一到手我立刻还给你们。”姐姐和姐夫听了这话,虽然有些半信半疑,但答应再给赵德世一年的期限。 转眼一年的期限已经过去,赵德世还是拿不出钱来。 2004年7月,王云峰登门催债。这回赵德世早有准备,他拿出了一份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的民事判决书让王云峰看。他说:“姐夫,你看我手里有法院的判决,法院已经判银行赔偿我200万元,只是钱还没有执行回来,你放心,法院判了的钱一定能要回来。你要是担心,这份判决先在你那儿押着。” 伪造“判决”漏洞百出 等了一些日子,赵德世仍然没有任何动静,王云峰再也坐不住了,他瞒着妻子,叫上女婿来到了石景山区法院。 接待王云峰的法官发现这份判决书从标题字体、案件文号、审判人员署名、行文格式、当事人自然情况、文书结构、判决主文、诉讼权利告知等十余项均存在问题。 经过查阅案件卷宗,法官发现王云峰手中的这份判决落款的法官,竟然就是判处赵德世贪污罪的吴法官,而判决日期也正是当初赵德世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日期。 石景山区法院报案后,警方很快传讯了赵德世。至此,这件离奇的假判决案件真相大白。 原来赵德世当时的“万全之策”不过是想起他曾经被判过刑,手中有一份刑事判决书。法庭审理、刑事制裁都没有使他悔过自新,却成为了他编造谎言的“素材”。于是,赵德世欺骗姐姐说正在打官司,法院已经判决赔偿他200万元。后来赵德世看姐夫逼得紧,怕他不相信,便以自己当初的刑事判决书为范本,伪造了法院的民事判决。 编好了判决,赵德世在街头的一家复印店里打印了出来,再与原来的刑事判决书进行剪切、复制、粘贴,一份民事判决书就这样伪造出来了。因为赵德世不了解法官工作的区别,便使用了审判他的刑庭吴法官的名字落款,判决日期自然也就是当初他被判刑的日期。(文中人物均为化名) 姐的情义弟的悔 赵德世正是利用了亲情才让自己并不高明的骗术得逞。他善良的二姐强忍着痛楚来到法院,恳求法官不要再追究下去,她只想让一家人平平安安过下去,哪怕弟弟不还欠款也没什么,她不愿自己的亲弟弟再走进高墙。 在法庭上接受判决的赵德世,虽然只有51岁,但头发已经斑白,皱纹如刀刻般写在脸上。在接受判决时,他老泪纵横地说:“我罪有应得,我伤害了至亲至爱的姐姐。我恨的是自己愚昧无知,自作聪明,亲手断绝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。利用亲情欺骗姐姐,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。” |